2022年5月24日晚,银河国际中国文化系列高端讲座第十二讲暨银河国际高等讲堂第109讲通过远程视频会议顺利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东南大学首席教授、艺术学院院长龙迪勇教授应邀作了题为《空间叙事学:从文学到图像》的学术讲座。讲座由yh86银河国际文化产业系主任王菡薇教授主持,来自银河国际各学院的近200名师生全程参与聆听了本次讲座。
龙迪勇教授从“概念界定”、“文学中的空间叙事问题”和“图像叙事问题”三个方面展开讲座。首先,龙教授阐述和界定了“叙事”、“叙事学”和“空间叙事学”三组概念。叙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人性冲动,如史前人类叙事、宏大历史叙事、日常生活叙事等,都在记忆留存、文化积淀和文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叙事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凝固时间,书写历史;二是塑造(重塑)个人形象;三是叙事与生活的相互影响。叙事学是一门把叙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受到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经历了以法国为中心的经典叙事学(结构主义叙事学)到以美国为中心的后经典叙事学(新叙事理论)的发展。龙迪勇教授率先提出了空间叙事学,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建构。围绕空间叙事学的三类研究对象:文字性叙事作品所涉及的空间叙事问题、图像叙事问题(绘画、照片、电影等)和建筑叙事问题,龙教授结合大量案例进行生动而精妙的讲解。
关于“文学中的空间叙事问题”,龙迪勇教授认为其涉及四类空间:心理空间、形式(结构)空间、故事空间和存在空间。心理空间指创作心理的空间特性,包括记忆的空间性和想象的空间性。形式空间指文本结构的空间特性,分为线性结构和空间结构,前者包括顺序和倒叙,后者包括链条式、词典式、圆圈式、主题-并置式和分形式。故事空间指叙事作品中故事发生的场所,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存在空间指讲故事的场所,在文字叙事中场所(空间)的重要性相对较低,但会在文本中有所体现,形成一些特殊的叙事结构;而在口语叙事和图像叙事中,存在空间非常重要。此外,龙迪勇教授还讲到了叙事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空间表征法”,即作家在叙事作品中通过书写一个富有特征的、符号化的空间,作为人物性格的“表征物”,无论是“扁平人物”还是“圆形人物”,都可以通过书写符号化的空间来进行表征。
就“图像叙事问题”,龙迪勇教授指出:图像的特质在于其特定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图像叙事的本质在于空间时间化,即给图像恢复或重建一个语境,以延续时间中的故事进程。进一步,龙教授分析了图像叙事的三种基本模式及其特征:一是单一场景叙述和“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暗示出事件的前因后果,让观者在意识中完成一个叙事过程;二是纲要式叙述和时间并置,纲要式叙述也叫综合性叙述,把不同时间点上的场景或事件要素挑取重要者“并置”在同一个画幅上;三是循环式叙述和时间“退隐”,将一系列情节融合在一起,“消解”了时间性与因果联系,让叙事遵循一种空间逻辑。
讲座最后,龙迪勇教授与线上的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认真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涉及语言景观与叙事、设计与叙事、舞蹈与叙事等前沿性话题。整场讲座严谨缜密、生动有趣,受到师生们的广泛好评。本次“中华文化”系列高端讲座暨同济高等讲堂圆满结束。
“中国文化”系列高端讲座由校党委宣传部、研究生院与yh86银河国际共同举办,通过邀请国内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分别以“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中国艺术”“中国文学”“中国制度”等为专题讲授“中国文化”,意在“人文滋养,各美其美”,旨在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青年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国情,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促使青年学生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同步,在守正创新上有新作为。
(何鸿飞)